量子摩尔定律问世:人工智能的硬件有保障了?

据外媒报道,在近日召开的2019年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上,IBM正式提出量子摩尔定律,同时,IBM还公布了旗下最新的量子计算机IBM Q System One,这款量子计算机拥有“迄今为止最高的量子体积”。

“量子体积”是IBM提出的一个专用性能指标,用于测量量子计算机的强大程度,其影响因素包括量子比特数、门和测量误差、设备交叉通信、以及设备连接和电路编译效率等。因此,量子体积越大,量子计算机的性能就越强大,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就越多。

图片来源:IBM

重要的是,IBM发现量子体积遵循一种“摩尔定律”:其量子计算机实现的量子体积,每年增加一倍。IBM以自家的量子计算机为例,IBM在2017年推出了Tenerife 设备(5-qubit) 已经实现了4量子体积;2018年推出的IBM Q设备(20-qubit),其量子体积是8;2019年推出的IBM Q System One(20-qubit),量子体积达到16。IBM将这一规律总结为量子摩尔定律。英特尔创始人戈登·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认为,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,约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,而IBM提出的量子摩尔定律与摩尔定律类似。IBM在会上表示,IBM将在2020年实现量子霸权。(量子霸权是指量子计算拥有的超越所有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。)

图片来源:IBM

巨头搅局,量子计算竞争白热化

根据 BCC Research 的数据,到 2022 年,全球量子计算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37.3%,产值达到 1.61 亿美元左右。再往后,2027 年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53% 左右,产值达到 13 亿美元。

这个预测并不夸张。因为,这个领域的竞争正在加剧。

英特尔、微软、谷歌等主要竞争对手正在加入竞争。这些巨头科技公司正不遗余力地将量子计算商业化和民主化,使其进入商用领域。

英特尔最近与 Bluefors 和 Afore 合作推出了首款量子低温晶圆探针 (Cryogenic Wafer Prober)。这种装置可以加速基于硅的量子芯片上量子比特的测试过程。

微软的量子网络也正在成长。作为该公司量子开发工具包的一部分,微软大力推广其“量子友好” 的最新编程语言 Q#(Q-sharp)。微软的目标是开发一种通用量子计算机,采用坚固的基于纳米线的硬件结构,具有纠错机制。

以此同时,谷歌在去年 7 月发布了名为 Cirq 的开源软件工具包,以帮助开发人员测试量子计算算法。此外,在去年 3 月,谷歌宣布推出 Bristlecone,一台 72 量子比特的通用量子计算机。


量子摩尔定律的正式提出,意味着量子计算机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将很快到来,硬件的革命将会给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强有力的保障,进一步增加了建立优秀的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,当然,任何人工智能都离不开最初的数据,高质量的标注数据是建立人工智能的基石,云琪海智是一家专业的数据采集、数据标注服务提供商。


编辑:梁根荣


时间:2019-03-12

请给我们留言